吵完架后,总觉得自己发挥得不够好

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历过以下这几种情况:
吵完架后 , 总觉得自己发挥得不够好 。 再来一次 , 一定吵得更精彩 , 占据上风 。
【吵完架后,总觉得自己发挥得不够好】搞砸一件事后 , 总是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重复思考 , 为什么会搞砸?越思考 , 越觉得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。 本来事情可能并不大 。 但你的感觉却是:完了 , 世界要毁灭了 。
在明知道一件结果可能不太好的事情要发生之前 , 不断预想 , 各种最坏的情况 。 越想越沮丧 , 越想越恐惧 。 最终结果往往是 , 事情本身问题并不大 , 但这各种想法先把我们整疯了 。
其实以上这些情况 , 大多数时候都是由以下两个原因引起的:高敏感人群和反刍思维 。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讨论 。
吵完架后,总觉得自己发挥得不够好
高敏感人群在生理学层面 , 神经元往往更加敏感 , 对于外界的刺激 , 感受性更高 。 高敏感人群往往感知觉察能力过度敏锐 。 外界有一点风吹草动 , 就足以刺激到这类朋友的情绪反应 。
许多高敏感朋友总觉得生活很累 , 精神经常处于紧绷状态 。 也正是由于这种紧绷和敏感 , 导致了只要出现负面刺激源 , 就会触发内部的恶性循环 , 思维就会开始向负面方向 , 不受控制的滑坡 。
当然 , 高敏感人群也不是全无优点 , 他们往往具备常人没有的敏锐观察能力 。 在共情能力等方面 , 也极为出色 。
说完了高度敏感人群 , 我们再来聊聊反刍思维 。
据科学研究表明 , 在反刍思维中 , 女性的占比明显高于男性 。 由于社会文化和社会要求的不同 , 女性出现反刍思维一般是焦虑抑郁所引起的 。 而男性多由愤怒所引 。
反刍思维 , 顾名思义就是将已经过去的事情 , 不断在脑海中提炼出来 , 进行思考 。 每一次的思考加工 , 都会将其中的负面部分放大 。 由于过去的事情无法弥补 , 所以在进行归因时 , 往往更倾向于内归因 。
简单来说就是 , 不断寻找自己在这一件事情中所做的 , 有哪些不足 。 但越寻找心情越糟糕 , 心情越糟糕 , 就越想去寻找 。 如此恶性循环 。
在科学研究中表明 , 经常被反刍思维困扰的人 , 相较常人更容易患上各种精神障碍 。 例如:焦虑症、抑郁症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。
不过习惯反刍思维的人也有其优点 。 古语有云:三省吾身 。 惯于反刍思维的人 , 通常具备很好的自省和总结能力 。 就树洞精的经验来看 , 惯于反刍思维的人 , 很少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 。 虽然每一次跌倒都摔得不轻就是了 。
吵完架后,总觉得自己发挥得不够好
虽说在查资料的时候 , 树洞精也看到了许多 , 对于缓解高敏感人群和反刍思维症状的建议 , 不过 , 由于树洞精就时常被高度敏感和反刍思维所困扰 , 所以个人感觉那些方法实用性并不强 。 在这里 , 树洞精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总结出来的小经验:
1)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 。 无论是好是坏 , 我们能做的都有限 。 不要高估自己的破坏力和战斗力 。
2)如果事情还有弥补的余地 , 不妨先去做 , 做完以后再回头思考不迟 。 如果没有弥补的余地 , 那么你的自责便毫无意义 。 甚至可能影响到你周边的其他人 。
3)如果实在无法停止思考 , 那不妨去做点别的事情 , 或者将你的烦恼诉说给你信任的人 。 通过其他事物或者其他人的介入 , 强行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。
4)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, 如果你折腾来折腾去 , 也无法摆脱这种负面思想 , 那就先接受它吧 。 毕竟你越折腾烦恼 , 烦恼就越折腾你 。 当我们接受它的存在时 , 就不会因为想和烦恼对抗而消耗更多的心力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