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养生重在养肺 常喝养生粥

秋季如何养生呢?大家在饮食上依然要遵循“秋冬养阴”的原则 , 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的食物 , 下面推荐几款滋阴补益养生粥 。
百合银耳粳米粥
银耳5-10克 , 先浸泡发涨;粳米100克 , 新鲜百合60克 , 加入适量冰糖同煮 , 有清心润肺之功 。 粳米有较好的健脾胃、补中气的功能;银耳养胃生津;百合则润燥除烦 , 对热病后余热未尽、慢性咳嗽、胃阴不足等症状较适合 。
鲫鱼糯米粥
鲫鱼1-2条 , 糯米30-45克 , 姜片适量 , 煲粥服用 。 煮粥时最好将纱布缝成袋状 , 把鲫鱼装入与糯米同煮 , 以免鱼骨掉进粥里 。 糯米同样能补中益气、缓中和胃;鲫鱼有和胃实肠、通阴利水之功用 。 该粥品可作为病后体虚饮食调养法 , 尤其适合脾虚食欲不振、消瘦乏力等症 。
白果腐竹粥
白果12克 , 腐竹50克 , 粳米100克 。 将白果去壳去心 , 同腐竹、粳米同煮为稠粥 , 可健脾、益肺、清热 。 白果有敛肺定喘、燥湿止带、益肾固精、镇咳解毒等功效;腐竹为豆制品 , 营养丰富 。 这款粥比较适合冠心病、高血压、妇女带下等症 。
酥蜜粥
将粳米50克同水煮粥 , 将熟时 , 加酥油20克 , 蜂蜜5克稍煮即可 。 早晚餐食 。
酥油是极好滋补品 , 以白羊酥为上乘 。 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益虚劳、润肌肤、泽脏腑和血脉 。 ”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消瘦、皮肤枯槁乃津伤血虚之症 , 阴虚损必发劳热 , 热则更加耗津 , 津液去 , 则毛折皮枯 。 酥油配蜂蜜 , 即可润肤丰肌 , 还可适宜于消渴、阴虚发热等症 。
【秋季养生重在养肺 常喝养生粥】 熟地粥
取熟地20克用纱布包好与适量水煮20分钟后 , 拣出纱包 , 下粳米50克煮成粥 , 下冰糖稍煮即可服用 。
本粥常食能补中气 , 壮筋骨 , 通血脉 , 益精气 , 和五脏 , 有轻身美颜 , 聪耳明目的作用 , 对肌肉消瘦者适宜 。
胡萝卜粥
取胡萝卜100克洗净切小丁 , 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 , 早晚空腹食用 。
胡萝卜素有“小人参”之称 。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胡萝卜营养丰富 , 除含维生素B1、B2外 , 还含有胡萝卜素 , 可在人体内很快转化为维生素A , 能润滑皮肤 , 防止皮肤老化 。 常食能减少头屑 , 而且可生发 。
该粥对防止面部皮肤干燥、老化 , 较为有效 , 也适宜于老人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等症 。
绿豆粥
取绿豆100克、粳米100克 , 加水同煮成粥 , 随量食用 。
绿豆味甘性寒 , 行十二经脉 , 具有清热解毒、止渴消暑、利尿润肤之功 。 粳米性凉 , 补脾益胃 , 与绿豆共用有解毒利水、润泽肌肤的效用 。 绿豆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 , 对血脂过高的中老年人 , 常食颇得裨益 。
中医学认为 , 秋季燥气当令 , 为秋季的主气 , 称为“秋燥” 。 由于燥邪伤人 , 容易耗人津液 , 必现一派“燥象”:常见口干、唇干、鼻干、咽干、舌干少津、大便干结、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 。 秋燥之气以中秋为界 , 又有“温燥”与“凉燥”之分 。 如秋初久晴无雨 , 秋阳暴烈 , 属温燥性质 。 深秋初凉 , 西风肃杀 , 属凉燥性质 。 但无论温燥、凉燥 , 总是以皮肤干燥、体液缺乏为其特征 。 五行之中 , 肺脏属金 , 旺于秋季 。 因肺喜清肃濡润 , 主呼吸与大气相通 , 外合皮毛 , 与大肠相表里 , 故燥邪最易伤肺 , 引起咳嗽或干咳无痰、口舌干燥、皮肤干燥、便秘等症 。

推荐阅读